China

Showing all resources

Displaying 241 - 250 of 354 resources

First published on
This resource has been tagged as an In the Media

China Plans String of Dams in South Tibet

Published in The Guardian • Hydropower seen as way to boost local economy • Environment groups fear wider impact downstream...
First published on

彼得博斯哈德:苏丹麦洛维大坝淹没了上千人的家园

10月2日2008年 苏丹政府已经关闭麦洛维大坝闸门,以驱逐在尼罗河谷成千上万迄今反对搬出自己村庄的人。受影响群众迫切需要我们的支持。参与该项目的中国、德国和法国公司的信誉备受瞩目。 在苏丹北部,规划发电能力为1250兆瓦的麦洛维大坝是非洲正在建设最大的水电站项目。大坝将增加苏丹发电一倍以上。它也将从肥沃的尼罗河流域迁移多达70000人到干旱沙漠地区。该项目正在由中国、德国和法国的公司兴建,并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和阿拉伯金融机构融资。 当我有机会在2005年与朋友尼古拉希尔德亚德访问该地区,我对受影响群众的勇气、自信和决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自古以来已经生活在尼罗河流域,并享有和平与繁荣』,一个受影响的农民告诉我们。『在这么长的时间,政府从未为我们做过任何事情。为什么现在对待我们像敌人一样?』 我们碰见的农民告诉我们,如果大坝确实是以苏丹的国家利益出发,他们根本不会反对。然而,他们希望对规划项目有发言权,并希望在水库岸上重新安置,而不是在沙漠中。(我们在2005年的旅程报告阐述了受影响群众的关注细节。) 尼克和我都喜欢苏丹朋友的热情款待,甚至获邀请做苏丹一个婚礼的名誉客人。我们承诺将尽一切可能提高国际社会对受影响人民斗争的意识,并支持LOHAP(由受大坝影响积极分子Ali Askouri成立的一个小型非政府组织)不懈的努力。 自2005年以来,麦洛维大坝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大量关注。联合国人权报告员米隆科塔里对2007年8月该项目的侵犯人权行为表示『深切关注』,并呼吁参与公司停止建设活动。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2006年12月告诉我,他知道麦洛维的争议,并将派遣一个小组前往调查。我们不知道中国进出口银行是否做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德国和法国的公司–拉迈尔国际和阿尔斯通却无动于衷,并在整个过程中支持苏丹政府。 2007年5月,受影响群众与苏丹尼罗河州政府达成了一项协议,给他们权利沿水库选择定居点。然而,这项协议从来没有执行,而强大的大坝执行单位在苏丹总统直接领导下,发动了无情的运动,强制受影响群众迁离自己的土地。大坝当局派出的武装民兵,制止当地的抗议活动在一些情况下,造成3人死亡,并在2006年4月进行大屠杀。 在2006年和2007年汛期,大坝建设者在尼罗河截流,使成千上万人的家园被洪水淹没。根据受影响群众,当局决定在9月30日开斋节完全关闭大坝闸门。目前水位上升已经威胁雪莉岛。该200平方公里的岛是历史上重要的尼罗河岛屿,而且也是抵抗麦洛维大坝的一个中心。岛上有超过1000个家庭,是具有学校、医院和地方议会办公室的一个区域中心。 受影响群众正在用成千上万的沙袋,设法挽救他们的公共建筑物免受洪水灾害。预计目前的紧急情况下,受大坝影响群众委员会自2007年在地势较高的土地组织了救灾物资、临时建筑和灌溉水泵。但是,苏丹政府已封闭该地区,不让外地援助机构和新闻记者进入。它还在2008年2月阻止另一位联合国报告员西玛萨马尔前往麦洛维地区。在此危机时刻,尼罗河谷受影响群众需要我们的支持。 由于苏丹政府就像驱逐老鼠一样,用洪水驱逐自己的人民,中国进出口银行、法国阿尔斯通、德国拉迈尔国际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的信誉备受关注。他们可以停止建设项目和蓄水,直到找到和平解决的方法。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就强行驱逐受麦洛维大坝影响人民,对苏丹政府和中国、德国和法国参与该项目的机构表达他们的迫切关注。 更多麦洛维大坝信息可在国际河流的网站找到。半岛电视台曾报导2006年4月对受大坝影响群众的大屠杀,并在2007年7月开始淹没受影响的社区。 相关报道:苏丹大坝下闸蓄水淹没了数千名村民的家园(路透社) 彼得博斯哈德是国际河流组织的政策主管。 See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First published on

China – das sind wir alle

Tages-Anzeiger, 16. Februar 2008 Peter Bosshard (*) Der chinesische Wirtschaftsboom sendet Schockwellen nicht nur durch die Weltwirtschaft, sondern auch die...
First published on

Nous sommes tous Chinois

Peter Bosshar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du 8 février 2008 Libre traduction de Jacques Cossart, Les Amis de La Terre, membre...
First published on
This resource has been tagged as a Repor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s 2007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SG) issued its firs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report in 2007. The report meets the basic...
First published on

A Guide on China’s Overseas Dam Industry

China is building hydropower projects around the world. We are currently aware of at least 140 large dams with Chinese...
First published on
This resource has been tagged as an In the Media

Hebei Turns on the Tap as Drought Grips Beijing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Xinhua News Agency SHIJIAZHUANG, Sept. 18 (Xinhua) — A water shortage in Beijing is being tackled with...
First published on

We're Making Waves in Fiji

Nice to see that our work on China's overseas dam builders is making waves in Fiji. A civil society group...
First published on

Pollution Eats the Fruits of China’s Growth

A new report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inds that the cost of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in China was $402...
First published on
This resource has been tagged as an In the Media

China Rivers Project: Taking Brower’s Vision to the Grand Canyons of the East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in the Autumn 2008 Earth Island Journal. The Grea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carves a...